生長在大山深處的云南普洱茶
從一片稚嫩的茶芽到一杯鮮香的茶湯
要跨越幾百公里的長途
走過3個多月漫長的成長時光
今天,我們跟隨雨后萌發(fā)的第一片嫩芽
開啟一場
普洱茶的春日之旅
序幕
春風一吹,茶芽蘇醒
云南是一座大茶山
在瀾滄江16萬平方公里的流域內(nèi)
700萬畝古茶園與森林為鄰
布朗族、拉祜族、哈尼族……
他們世代守護茶園
大葉種茶樹生發(fā)不息,春長冬藏
將一場場山野間的馥郁滋味
凝結進春日的芽尖里
三月份,勐庫鎮(zhèn)冰島村終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波新茶。
天氣漸暖,冰島湖的水汽蒸發(fā)上涌,浸潤了湖邊的古茶園,春風吹開春芽的包衣,稚嫩的葉片緩緩舒展。
第一站:采茶簍
從樹上到背簍,普洱春茶旅行的第一步
早上7:00,天蒙蒙亮,冰島寨子的茶農(nóng)采茶去了。
冰島的茶樹,在山間地頭自然生長,古茶園里的茶樹形態(tài)各異,高大的要爬上樹去采摘。
茶園日照條件好時,茶農(nóng)還需頂著炎炎烈日,在茶葉最鮮嫩的時候及時摘下。
茶農(nóng)們采茶經(jīng)驗老練,折采一芽二葉、一芽三葉的茶芽。粗糲的手指上長滿老繭,熟練地在綠葉間翻動,將一個個茶芽送入茶簍。
茶農(nóng)忙活一天,傍晚才下山。每人一天采到的鮮葉大概四五斤,制成干茶也就一斤左右。
脫離母體枝干的茶芽,帶著滿身的稚嫩與鮮爽,隨茶農(nóng)一起,下山入世。
第二站:茶山初制所
每一次磨煉,都是成為好茶的必經(jīng)之路
采完茶,茶農(nóng)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,這時候要把握時機,完成茶葉的初制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,對于普洱生茶的口感影響很大。
晾曬萎凋時間的把握、鮮葉殺青鍋溫的控制、揉捻破壁的輕重…… 都是對一個做茶人技術的考驗。
做春茶這么多年,我們總結出了:“頭春、純料、6小時儲青、嚴控鍋溫”的初制標準,在吉普號的各個初制所推行,這樣做的目的,是為了標準化生茶的初制工藝,讓每個山頭的春茶,不被工藝影響口感,最大程度地呈現(xiàn)普洱茶山頭特色。
第三站:吉普號勐海茶廠試樣室
通過NPS評分的茶,繼續(xù)下一段旅程
初制所送到勐海廠里的干茶,還要經(jīng)過吉普號NPS的評分檢測,吉普號“原料一哥”波哥,在這個時期會大量試茶,最離不開的工具就是【吉普堂曬青新茶評測體系NPS】。
從外觀、滋味、湯體、香氣、體感、穩(wěn)定性6個維度,用百分制評定普洱茶的品質(zhì)等級,即使是吉普號多年延續(xù)性產(chǎn)品,也要年年重新測定,達到相應NPS分數(shù),才會定下今年的料子。
第四站:勐海眾益茶廠包裝車間
Get!茶生第一套工作服
入選的干茶,過一道蒸氣變軟后,由茶廠師傅用石磨緊實為直徑18.5-19cm的茶餅,這樣的規(guī)格,是吉普號多年優(yōu)化調(diào)整后的餅形,既可以保證一定的緊實度,有利于后期存放,又可以輕松撬下,方便隨時品飲。
繼續(xù)用不含漂白劑的本色內(nèi)綿紙和手工外綿紙,雙層包裹茶餅,旋轉(zhuǎn)折疊14次,套上堅韌牛皮紙,最后用天然竹筍殼裹住茶葉,手工竹藤條扎緊,安穩(wěn)地放入環(huán)保瓦楞紙中。
茶餅“穿戴完畢”,春茶的神秘風味被一層層包裹。
隔離異味、避光防潮、利于儲存…這樣一餅符合吉普號出品標準的茶,正式準備停當,等待跨越山海,前往五湖四海的茶友手里。
第五站:吉普號物流部
搭上順豐車,整裝出發(fā)
春茶到庫,物流部立即分裝,先套塑封袋、再放減震袋;對快遞箱8面進行32次包裹,茶葉被悉心地封存在紙箱中。
優(yōu)選順豐速運,確保茶品又快又好地送到你手上,讓茶友們第一時間品嘗今年的春味。
第六站
離開家鄉(xiāng),踏上最長的旅程
第一次離家的春茶
從云南出發(fā),開啟長長的全國旅程
輾轉(zhuǎn)于汽車、火車、飛機、輪船間
即使山高路遠
也阻擋不了它奔向你的腳步
終點站
翻山越嶺,與你相遇
才蒸過壓制的新茶,放置半個月品飲最佳,這時,新茶的水味青味褪去,茶香盡顯。
開餅、撬樣,沿著蓋碗邊緣“杯壁下流”地緩慢注水沖泡,讓葉片在水的浸泡下再次舒展。
冰島茶的風味被緩緩釋放。
入喉,是期待了一整個春天的“高花香、高鮮爽度、高濃郁度”的普洱春茶,這口極致好味,無愧等待!
從一片茶葉到一杯好茶
這口鮮味走過時間與山水
自山間地頭,來到茶席杯盞中
只為與你赴一場
春日的鮮爽之約